免费【分享】财经大佬牛人故事,网红背后的故事,不学你就输了!

手机端

当前位置:首页>>案例分析

期权期货案例分析论文—海南天然橡胶R708事件 百度优选

百度头条财经领域知名作者

内容摘要:在做每一个投资之前,都要进行市场分析以及成功案例研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篇成功的期权期货案例分析论文。 期权期货案例分析论文 海南天然橡胶R708事件的回顾与反思 一、

【温馨提示】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黄金交易高手】的内容,本文由牛人网知名财经作者整理编写。

本文《期权期货案例分析论文—海南天然橡胶R708事件》有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分钟

 在做每一个投资之前,都要进行市场分析以及成功案例研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篇成功的期权期货案例分析论文。

期权期货案例分析论文

期权期货案例分析论文-海南天然橡胶R708事件

海南天然橡胶R708事件的回顾与反思

一、事件发生背景

天然橡胶是很好的期货品种。第一,天然橡胶是一种世界性大宗商品,用途非常广泛,其生产容量大,经营垄断性小,拥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第二,天然橡胶的价格波动剧烈。特别是我国近年来由于天然橡胶消费量逐年增长,产量及进口量又收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市场供求矛盾极为突出,几个波动极为频繁,给我国的橡胶生产经营企业及贸易商带来了难以预测的市场风险。所以,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迫切需要进行套期保值,以回避价格风险。同时,也为期货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机获利机会,从而吸引了众多的期货投资者。

第三,天然橡胶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品质较稳定,规格等级划分明确,容易标准化。

第四,天然橡胶为固体颗粒或片状,易于储运和运输,能够满足期货实物交割的基本要求。

天胶作为中国期货历史上挂牌较早的期货品种,曾在上期所和海南中商所同时挂牌交易。由于海南是我国最大的天胶生产地和集散地,故1996年海南中商所的天然橡胶期货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大力追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天胶期货品种交易极为活跃,其行情变化对用胶企业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海南农垦、云南农垦、北京华热亚、中化橡胶等国内大的现货商群体都积极参与当时的期货交易,同时大量的游资、热钱也纷纷进入海南橡胶期货市场,聚集在天然橡胶期货市场的资金达到数十亿元,橡胶期货迎来一次发展的高潮。

1997年成为海南中商所天胶期货交易最为火爆的一年,但是繁荣的背后也蕴藏了诸多危机,这些危机便在天胶R708合约上集中爆发出来了。

海南中商所地处我国天然橡胶主产区,天然橡胶作为其上市品种之一,可谓得天独厚。如此理想的配置,本该对现货市场及地方经济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然而,R708事件的发生,却对国内天然橡胶期货现货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参与各方损失惨重

期权期货案例分析论文

二、事件起因与经过

早在1996年的R608合约上,已演绎过一场多逼空行情,主要表现为投机多头利用东南亚产胶国及国内天然橡胶主产区出现的自然灾害进行逼仓。而R708事件却是在市场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发生的。1997年初,在R703合约上,多头逆市拉抬期市胶价,使得海南中商所定点库所存的天然橡胶仓单开始增加。到R708逼空行情出现之前,注册仓单已达4万多吨。

R708事件的导火线应是东京天胶于110日元/公斤一线企稳后大幅反弹。国内一大批投机商本欲借机在R706合约上做文章,但由于受到以当地现货商为首的空头主力凭借实盘入市打压,再加上时间不充足,不得不放弃该合约,并主动平多翻空。于是,胶价全线崩盘,连续四天跌停,创下新低9715元/吨。但市场中的多头并不甘心失败,反调集雄厚的后备资金卷土重来。

他们在R708上悄然建多,在1997年5月份的下半月将胶价由10000点水平拉至11300点以上。而空头也不示弱,从国内现货市场上调入了大批天然胶现货进入中商所仓库,并声称手中己掌握了10万多吨现货仓单,准备以实盘交割相见。多头主力是上海、江浙一带的投机大户,他们诈称准备接完库存胶去扩充上海市场,以此来吸引中小散户加盟。

多空大战在6月底至7月初再次升级,双方在11200-11400之间形成对抗。7月4日,多头突然发难,实行上下洗盘。在R708合约跌到10790之后,多方强行拉抬,当日封至涨停,随后将期价连续上推,并挟持近23万手的巨仓。R708在7月底一度摸高到12600一线。

巨大的风险已聚集在海南中商所以及部分会员身上。7月26日、27日,交易所理事会持续不断地讨论R708问题,并在多空大户之间斡旋。由于谈判无任何进展,7月30日,中商所发文,对 R708买方持仓保证金分阶段提高,并自30日起,除已获本所批准其套期保值实物交割头寸尚未建仓者外,一律禁止在R708合约上开新仓。同日,中商所再次发文,暂停农垦所属金龙和金环仓库的天然胶入库。至此,R708大战基本宣告收场。从8月4日起,以每天一个跌停板(前3日每日400点,后7日每日20 点)的速度于8月18日以11160元/吨和持仓59728手摘牌。

R708事件的处理延续了几个月时间。其间,标的达数亿甚至数十亿的经济纠纷在法院审理,中国证监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地处罚了一批期货经纪机构和市场参与者。R708事件的直接结果为:多方分仓的近20个席位宣告爆仓;多方按8月18日持仓单边29864手支付20%的违约罚款,计3?33亿元;多方于8月4日至13日的协议平仓中支付赔偿金近2亿元;多方在交割中只勉强接下13000吨现货;而空方意欲交割的16万吨现货,最终在期、现货市场上以平均不高于8000元/吨的价格卖出,共计损失1.4亿元。

因此,R708事件是一场严重破坏期货市场规则而又两败俱伤的豪赌

期权期货案例分析论文

三、 R708事件留下的思考

1、R708合约之所以发生逼空,除了多头资金雄厚、准备充足、操盘凶悍之外,还与交易所制订的规则存在疏漏有关。如中商所在放开交割量之后,未对保证实施的具体细则作出相应的修订,基本上延用限量交割的作法。这里显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多方必须具备多少保证金方能保证履约交割。

再者,在市场出现逼空时,交易所规定对每个席位200手(单边)之外的投机盘在现货月到来之日强制平仓,并在交割月将每日涨跌停板缩小到±20元/吨。但在当时,多头主力控盘拉抬期价至高位,并频繁转换仓位,将头寸集中在有限的席位上等待强行平仓,而其持仓较隐蔽,这样就较容易形成逼仓。因此,交易所在修改交易规则和出台临时性规定时,应充分考虑其科学性、合理性和严密性。

2、要正确认识实物交割和套期保值的关系。套期保值的重要特征就是在现货、期货两个市场进行品种、数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交易,套期保值的操作并不一定要进行实物交割。囤积居奇和倾销压价的恶性投机行为最容易披上套期保值的合法外衣,对此,交易所应通过合理的交易制度和经济手段来调节实物交割的数量。

3、市场主体因错误的判断而进行搏杀,既不利己也不利人。R708合约上的空头主力自恃既有充足的现货天然胶资源作后盾,又有一系列的实物交割优惠政策为依靠,但他们却失败在资金不足上,并最终陷入被动局面。而市场中的多头自认为钱比货多,且得势不饶人,非把空方置于死地而后快,其失误在于忘记了期货市场的监管力量。

4、期货交易本是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行为,但当市场中多空搏杀之时,中商所方面却采取了不合理的监管方式。虽然协议平仓或强制性平仓能解一时之难,但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R708合约多方交割违约即是谈判破裂的结果。协议平仓和强制平仓起着软化交易规则的作用,是期市不规范的一种表现,其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极易诱发其他不透明的黑暗交易。

5、市场客户结构极不合理往往是导致期市行情走向极端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市场主力持仓头寸的大小是决定行情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交易所如能控制好市场资金的流向和套期保值者与投机商的比例,则市态的发展自会朝着基本面的方向运行。比如,新加坡、日本东京两个橡胶市场之所以能够良性运作,皆得益于市场投资者群体结构的合理。

期权期货案例分析论文

天胶翻云覆雨证监会誓言查处操纵市场

天胶期货价格异常震荡,业内普遍将矛头指向大户的恶性炒作和交易所监管不当,对此上期所保持沉默;证监会再次召集上海、郑州、大连期交所,要求加强对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跌停板,跌停板,又是一个跌停板。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天然橡胶(下称天胶)期货价格自2003年4月4日开始,便以高台跳水般的姿势滑落。一时间,关于天胶期货的各种传闻沸沸扬扬。

此前,天胶期货价格曾一路狂飚猛进。以6月合约为例,价格自2003年10月的每吨9085元启动,至2003年4月3日达到每吨16195,涨幅高达78%。之后,价格又急转直下,至4月15日收盘时,6月合约已跌至每吨11910元-仅仅7个交易日跌幅达2 7%。而本周三(4月16日),在买盘推动下,各主力合约除5月合约收盘均告涨停。

天胶期货如此巨幅震荡,已经引起中国证监会警觉。《财经时报》获悉,4月9日,证监会有关官员已飞赴上海,就天胶期货价格波动异常召开紧急会议;之后,4月1 4日,证监会再次召集上海、郑州、大连三家期货交易所,要求各交易所加强对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证监会明确表示,将对操纵市场和其他不诚信行为坚决查处。

论文篇章比较长,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参考:道客巴巴:期货与期权交易案例分析

以上就是有关期权期货案例分析论文—海南天然橡胶R708事件 内容的解读,欢迎投稿。

版权声明:本文由 点掌财经 原创,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期权期货案例分析论文—海南天然橡胶R708事件》》:http://www.jygaos.cn/al/5.html 请保留本文链接。

温馨提示: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至:

相关阅读

牛人排行榜

期货高手 等你来撩
叶庆均 交易技术
傅海棠 传奇经历
林广茂 交易原理
葛卫东 期货经历
刘强 期货大作手
刘福厚 投资方法
李永强 期货笔记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