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分享】财经大佬牛人故事,网红背后的故事,不学你就输了!
内容摘要:王月松本名王春禄,河南濮阳人,王月松是他妈妈的名字,是在报名参加央视天纵期才实盘大赛时用的名字。2012年开始期货交易,在交易中采用中长短线、套利、对冲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中线或趋势做法是将技术面、基本面、人气相结合,以三位一体的形式进行。
【温馨提示】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黄金交易高手】的内容,本文由牛人网知名财经作者整理编写。
本文《河南人期货大佬:期货高手河南农民—王月松》有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分钟
要说河南期货交易高手是谁?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月松,而就是这位河南期货高手养猪、在服装厂打工,做期货从1000元赚到了1亿,创造了国内期货界的神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期货高手河南农民之王月松的传奇故事。
王月松本名王春禄,河南濮阳人,王月松是他妈妈的名字,是在报名参加央视天纵期才实盘大赛时用的名字。
2012年开始期货交易,在交易中采用中长短线、套利、对冲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中线或趋势做法是将技术面、基本面、人气相结合,以三位一体的形式进行。
从2000开始做玉米,多个账户操作,年收益率2200%,现在稳定盈利一个亿,并在2017年获得资管网年度最佳操盘手,自己做的私募资金也在持续稳定盈利中。
王月松出生在河南省濮阳市一个农村,出门不远就是奔流入海的黄河。黄河对中国人来说是母亲河,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但在王月松的记忆里,黄河却多少有点苦涩,小时候经常发大水,一发水地里的玉米就被淹,没有收成,日子更加紧巴巴,不光如此,一个亲戚还在发大水时去世了。
和很多同龄的小伙伴一样,长大后的王月松也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往南到过昆明,做建筑工地上的搬砖小工。往北到过大连,做服装加工厂的流水线工人。他还一度在北京做过保安。经历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虽然倾尽努力,但似乎仍然找不到人生的出口。
2012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王月松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故事,大意是武汉一名退休教师做期货投资,一年时间从不足五万做到上千万,后来又回到原点。很多人看到这个故事时,可能更多感慨纸上财富有些镜花水月般虚幻,但对于王月松来说,这是一个让他既震撼又兴奋的故事,由此对期货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并认定期货是唯一能改变他命运的途径。
心中有梦想,就会为之付出,哪怕再辛苦都是心甘情愿。确定期货为心中“女神”的那一刻起,王月松就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向其一步步靠近。那时的王月松正在大连一家服装厂打工,流水线枯燥乏味且耗费大量时间,每天下班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他就只能利用这下班时间去网吧,学习期货知识。
在那样嘈杂的环境里,很辛苦,但对一个如饥似渴的学习者来说,却甘之若饴,基本上十二点之前很少离开网吧。而在难得的休息时间,他就会去书店,买和期货相关的书籍。周围没有做期货的朋友,无人交流,他只能通过上网和看书这两个渠道自学期货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勤奋自学,王月松较为系统地掌握了期货的基础知识,加上一段时间的模拟交易,他决定全心投入实盘交易,于是从服装厂辞职回家,拿着一年辛苦积攒的6000块钱,买了电脑,安装了网线,只剩2000多块钱。
父母是朴实的农民,对期货一无所知,很不理解他为什么从服装厂辞职,一天到晚窝在家里对着电脑倒腾就能赚钱,以为他是做梦。但王月松认为自己没有退路,做成功就成功,做不成功大不了接着回工厂上班,所以天天对着期货研究。当时他就做玉米,因为2000多块钱只能做一手玉米,采用的方法也极为简单,赚两个点就走,一天赚50多块钱就不干了,而且特别开心,他说自己在服装厂打工一个月才1200元,而做期货如果一天赚50块钱,远比在服装厂打工轻松多了。
“一方面运气特别好,再一个我家就是种玉米的,所以感触特别深,当时大商所玉米价格是2400,小贩去我们家收玉米1块,东北玉米质量好,比华北的玉米价格还要便宜,交割价绝对不只2400,绝对有大量套保盘会进入交割,所以我就不停放空,一直到交割月2100多,不停滚动加仓,赚了钱之后用同样方法做豆粕,豆粕跌了很多去买,买了以后高点出,赚了一部分钱,等跌一点再买再出。”简单的方法重复用,就这样,因为熟悉玉米这样的农产品,王月松的2000元在期货市场很快发生了质的变化。
王月松最开始做的是短线,赚两三个点就走,后期随着时间的积累,经验慢慢丰富,利润也就慢慢增加了,一手玉米慢慢做成了两手三手,三手做成了更多。之后成功抓到了一波行情,从四万做到了一百多万。赚到第一个一百万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可以想象一下,一百万对于一个靠几亩地生活的农村人来说,是多么大的一个天文数字。”为了表示庆祝,当时他还宴请了所有的朋友,而他的名气也在老家广为流传——他成为乡亲们口中“躺着就可以挣大钱”的传奇式人物。“当时两千块钱它不仅仅是两千元,更是我的一个梦想,一种信念。
我就是怀揣着我的这样一种梦想和信念,在期货市场里去打拼的。我是真正把它当做一份事业去做,当时脑子里没有别的想法,除了吃饭睡觉,走路的时候都在想着如何做好期货。”苍天不负有心人,王月松说,就是靠着这两千块钱一手一手做玉米走到了现在。
王月松也有过亏损的经历。第一个一百万赚到手后,他开始有些自我膨胀,失去了以往的谨慎和小心,不再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期货,也不肯再踏踏实实做单子,每天跑出去玩,去和朋友们唱歌,下错的单子也不及时止损,死扛甚至不断加仓,赚来的一百万在接下来的半年中基本全部亏完了。“那种把钱亏光的感觉真的是太痛苦了,至今仍然是刻骨铭心,这种教训我这辈子都不会忘。”
好在他及时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修正心态,并通过不断复制之前成功的方法,交易不断取得进步,三年时间资金就翻到了两千万。“现在回头看看,自己的成功无疑有一定的幸运成分,但更重要的还是归功于自己通过多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探索出的一套正确方法和思路。”在王月松看来,期货投资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难的地方在于人心,如何克服对期货的贪婪和恐惧就是交易的最大难点。而期货市场是一个很公平的市场,投资者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就可以在期货市场赚到钱。
2015年12月到2016年9月,王月松用5.7万元的初始资金,10个月净利润129万元,收益超过22倍。主要利润来自2016年4月8日—7月6日三个月。这其中他总共交易过11个品种,10个品种都是赚钱的,只有白糖亏了238元。
主要持仓品种为豆粕和塑料,主要利润也来自这两个品种。这期间他基本都是在做多,极少做空,而利润100%来自做多。每天仓位在80%—100%,满仓是常态化。
赚多了就出金,保证金不够了再入金。仓位管理是他在这波操作中获得盈利的最核心的东西,其次才是品种选择。大体上遵循顺势加仓的方式(当天价格上涨就多头加仓)。同时钱赚到一定程度就先出金,然后再用小资金继续做。
1、期货上生存第一,不断的学习思考总结不断进化,总有抓住机会的时候。
2、抓住大机会很容易加零成功,抓不住机会成为不了高手,只能成为我这样的老兵。
3、闲钱的话或者心理强大的话,会比较容易动作不变形,瓦注者巧,金注者昏。
4、如果是必须的生活资金做交易,压力很大,担惊受怕的资金赚不到大钱。
5、本金第—,稳定盈利,适当暴利的理念。
6、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同则长异则短。
7、阅读《交易圣经》、《海龟交易法则》、《通往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这些,有了概念后,然后深入分析自己的性格,选取适合的规则。
8、事物都有两面性,同一个性格即是优点也是缺点,交易或人生是一个优势积累的过程。
以上就是有关河南人期货大佬:期货高手河南农民—王月松 内容的解读,欢迎投稿。
版权声明:本文由 越女读财 原创,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河南人期货大佬:期货高手河南农民—王月松》》:http://www.jygaos.cn/ds/319.html 请保留本文链接。
温馨提示: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傅海棠,农民出身,曾养过6年猪,做过小贩和种过棉花以及大蒜。海通交易期货笑傲江湖大赛的明星获奖选手。
内蒙古鄂尔多斯“期货铁汉”刘福厚,兴万福集团董事长,1962年出生的他,是当地成功的企业家,从事钢材以及粮食现货贸易多年,对贸易经营有较深研究。
期货交易者有三种境界:哲学境界、技术境界、盲从境界。哲学境界是期货交易者的最高最后境界,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是凤毛麟角。
中国商界有四大圈子,柳传志的泰山会堪称金融帝国!第一,华夏同学会;第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第三,泰山会;第四,江南会;详细成员见正文。
他,2002年时,年仅21岁才毕业就开始带着满腔热血接触金融市场,结果不到半年,全部身家赔光,差点跳楼。此后反复经历过四次,终于熬了六年之久后,用了2.8万元本金,在一个月时